合同解除的条件及后果
合同解除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情形条件: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三条:“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有关地方劳动规章的规定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劳动合同即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二)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三)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条件的;(四)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的;(五)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二、基本概念与特点
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是指:双方在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内,可能出现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事实,事先相约确定,若条件出现,即可终结劳动关系的协议。
双方当事人把约定终止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劳动关系存亡的依据,是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约定条件是经协商确定的共同遵守的协议。
(一)事前相约。条款具有诺成性,约定终止条件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共识,约定即可建立。约定只能发生在事实出现前,对可能发生的事实加以约定,而不是过去或现在已经发生的事实,已经发生的事实不是条件,条件是待发生的事实,是客观环境可能发生的事实,不可能发生的事实是不能作为条件的。
(二)充分协商。条款具有平等性,约定的内容须经过充分协商,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在协商过程中,可以发表不同意见,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逐步取得一致。
(三)共同遵守。条款具有双务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负有义务,所负义务都以所享受的权利为代价,又是对方实现权利的保障。一经确定便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须共同遵守。任何一方实现所约定的条件,对方均有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
(四)书面协议。条款具有要式性,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采取书面明示形式,在劳动合同中明文规定,内容要确切,意思要明了,口头约定的终止条件无效。
(五)贯彻始终。条款具有继续性,存在于双方当事人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起始于劳动合同开始生效,结束于劳动合同终止。与劳动合同的效力共存,只要劳动合同存在,约定的终止条件即存在。
三、劳动合同约定终止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将“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的出现”作为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之一,“约定终止条件”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权利。劳动法允许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任意约定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这种约定不受任何约束,这种约定要受劳动法律法规政策中强行性规范的限制与制约。
(一)守规合法。合法原则是约定终止条件最基本的原则,约定终止的条件合法,对劳动关系双方才具有约束力,条文才能生效。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即使双方同意,也属于无效条款,不能作为终止条件。
(二)意思真实。约定终止条件必须是当事人的意思真实的表示,谁也不能强加于对方。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应充分协商,有问题直接表示。
(三)亲自履行。实质是直接负责,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用人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劳动者必须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双方均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四)准确严谨。约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是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劳动合同双方劳动关系存亡的大问题,直接与劳动者的利益密切相关,条款要准确,结构要严谨,内容要明了,理解无歧意。
四、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不可逾越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终止条件,内容可以涉及各方面,但不是任何条件都可以约定。
(一)婚育内容不得作为条件。《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也就是说,不能把婚育内容,写入劳动合同中,如“职工在学徒期间或见习期内不得结婚”等,即使未婚先育、计划外生育等也与劳动关系无关,不能以此作为终止劳动合同的约定条件。
(二)信息准确,诚实信用。诚实信用是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双方必须将各自的信息如实通报给对方,相互尊重、了解与信任。诚实信用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约定终止条件的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相互提供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如劳动者用假文凭、假职称、假身份证等假信息前来应聘,被用人单位聘用,一旦被用人单位发现,就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期限符合岗位需要。劳动合同期限的约定是劳动合同的最基本的约定,有的单位规定:“劳动合同期限每次只签订一年”,这种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只能说明用人单位的人气不足,凝聚力不强,其寿命是短暂的。如何约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对劳动关系的双方是非常重要的,约定的合理,对双方有利,约定的不合理,对双方不利。
(四)不得涉及第三人。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只对劳动合同双方的当事人有效,不得涉及他人。如有的单位规定“夫妻双方都在本单位工作的职 ,男方若申请调离,女方必须同时调离”。这种规定于情于理都不容。
(五)地位平等,不得强加于人。在约定终止条件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地位是平等的,用人单位不得利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将一些苛刻条件强加于劳动者。
合同解除的后果有哪些
一、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效力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一)合同权利义务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二)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三)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利和合同的特定条款仍然有效;
(四)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通知,是指当事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将合同终止的有关事宜告诉合同对方当事人。协助,是指当事人一方配合另一方作好善后工作。保密,是指当事人在合同终止后对于了解到的对方当事人的秘密不向外泄露。
应当注意的是,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算条款的效力。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算条款是合同中相对独立的部分。所谓结算条款,就是当事人把某个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的约定;清算在此意指金钱债务的了解。同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法的条款一样,合同中结算和清算都不因合同的终止而影响其效力
二、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法律后果
1、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不因合同终止而消灭。
2、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
注意
1、有的从合同的权利义务一并终止
当合同因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等原因终止时,依附于该主合同的从合同的权利义务亦同时终止,例如,主合同因债务已按约定履行而终止时,担保合同的权利义务即终止。但是,当主合同因违约而解除时,担保合同的权利义务即不终止。
2、合同当事人须承担后合同义务
后合同义务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原合同当事人所负担的对对方当事人的义务。根据《合同法》第92条的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后合同义务属于法律的强行性规定,违反这些义务,当事人也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石景山律师|民商事案件好帮手普辉律师事务所,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在线法律咨询。